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> 2011年第20期
编号:12108052
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9例分析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1年7月15日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2011年第20期
     1.4 评分标准

    按Neer肩关节百分评分标准[2],疼痛、功能、活动度、解剖复位4个方面评分:疼痛35分,功能30分,活动度25分,解剖复位10分。分级标准:90~100分为优,80~89分为良,70~79分为可,<70分为差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本组患者均获随访,随访时间为6~24个月,平均15个月。骨折愈合时间3~6个月。术后X线检查,骨折复位及内固定钢板螺钉位置良好,随访期间未发现有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、无血管或神经损伤、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。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:优25例,占64.1%;良9例,占23.1%;满意3例,占7.7%;差2例,占5.1%。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7.2%。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3.1 关于肱骨近端骨折的分型

    肱骨近端骨折较为复杂,其分型方法有多种[3],如按骨折线的部位可分成解剖颈、外科颈、大结节、小结节骨折,按受伤机制和成角方向可分为内收型、外展型骨折等,另外还有AO分型和Neer分型,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广泛的是Neer的解剖学分型:一部分骨折为肱骨近端四个解剖部位骨折块之间移位小于1 cm或成角小于45°;二部分骨折为当其中仅一个部位骨折并且移位;三部分骨折为当肱骨近端四个解剖部位中,有两个部位骨折并且移位;四部分骨折为肱骨近端四个解剖部位均发生骨折移位(肱骨近端四个解剖部位指肱骨头、大结节、小结节和肱骨干)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540 字符